
记忆,像一条河,那些日子就是一朵朵浪花。每当风吹过,浪花就涌上心头,心情啊,就像一叶小舟,在水中,飘呀飘。
青春岁月如诗如画。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读诗,写诗。那个时代也是诗人的时代,有海子,他的诗作传到宿舍里,还是复印件装订的,没有封面,不知传看了多久,皱了,卷了,旧了,但是读了让人流泪,就像是从灵魂里发出的共鸣。也有席慕容,像大草原的风拂过牧草和春花。生活里音乐很多,有从上海带来的英文歌磁带,有港澳台来的凤飞飞龙飘飘,有古典的巴赫莫扎特甚至贝多芬柴可夫斯基。
有歌且有舞,每个85级人大人都不会错过的舞会。女同学早早就打扮起来,开始是姐妹们一起去,后来就三三两两,再后来就成双成对了。人大舞会很有些时代感,学生自办,收票钱呢,真是社科大学,经营管理很市场化,场地就是大饭堂,不付租金,收门票,卖汽水,不知盈利几何,拥泵极众。DJ音响都好,快慢交替。我记得有一位哲学博士生,勤学苦练,探戈独步舞林。外校同学也投亲靠友慕名而来。为了能让大家同乐,还要开学习班互帮互学扫舞盲呢。外面北风吹,雪花飘,大厅里,舞动得脸红心跳呢。在音乐里共舞,少男少女那些性别羞涩融化了,再也不是那种书桌上划三八线的小孩子了。当然,成熟也太快了,好多人就此寻到了意中人,看那些舞步慢吞吞轻轻摇的,不换舞伴的,多半就是中了。现在的孩子可没舞会了呢。
学校的大家长们很操心的,除了各种运动队,还请老师教太极拳武当剑,这些照现在都是老年大学课程,每天课间大休息,音乐一起,开始比划,颇有静气。
来源:RUC85请回答
文字:姚向明,1985-1989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世界金融专业,获学士学位。
发布于:北京市全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