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刚刚落幕的国际建材展上,一个熟悉的身影依然忙碌——慕达门窗的熊林超会长。不过,与数年前那个拖着样品箱、孤身闯荡东南亚的“独行者”相比,如今的他,更多了一个“开路人”的身份。
一个人的远征,一群人的归途
“第一次来东南亚参展时,我连展位都不会布置。”熊会长在展位前回忆道,“拖着几十公斤样品,挤在廉价展馆的角落,整整三天,无人问津。”
那些年,他交过不少“学费”:因不懂清关导致货柜滞留,因文化差异谈判破裂,因不了解标准而产品受冷遇……
但这位安义门窗人没有退缩。无人问津,他就通宵研究获奖展位设计;清关受阻,他就亲手整理单据成为半个专家;谈判失利,他就请翻译喝咖啡,摸透当地商业文化。
展开剩余55%从“卖产品”到“提供解决方案”
这次吉隆坡展会上,熊会长的策略依然朴素而有效:用真诚换信任,用专业赢尊重。
他不再空谈销量,而是深入客户的工地,研究热带气候对门窗型材的影响;他带来的不只是产品,更是一整套成熟的解决方案。
“客户需要的不是一扇窗,而是一个能适应本地气候、符合使用习惯的完整产品体系。”熊会长说。
独行快,众行远
如今,熊会长从展会上的“陌生面孔”,变成了东南亚多个国家门窗行业中“值得信赖的中国名字”。但他思考的已不只是自家企业的发展。
“看到还有许多安义同行在出海门口徘徊,我深知独行之难,更懂得开路之责。”
于是,那位曾经的独行者,决定转身成为开路人。他不仅在展会上无私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,更积极推动安义门窗企业抱团出海。
“一个人的力量可以走得很远,但一群人的力量,才能飞得更高。”
吉隆坡展会虽已结束,但慕达门窗的南洋新征程,才刚刚开始。
发布于:江西省全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